<
    虽然他们也认同陆长枫那个人该打,可是他们离江城太远了,就怕到时候陆长枫颠倒黑白,毕竟他们是外人,陆长枫是陆长柏的亲弟弟,亲弟弟和外人的话放在一起,肯定是先听自己亲弟弟的。

    他们担忧的很,还有人让林出尘给陆长柏写信,说明一下情况,别到时候闹了误会。

    林出尘让他们放心:“我们已经给陆长柏写信了,他是个明事理的人,不会不分青红皂白的跟咱们反目,而且他跟他后娘关系不好,跟这个弟弟想必也没有那么亲近,你们不用担心。”

    村民们心说就算是后娘生的弟弟那也是亲弟弟,你跟自家亲人不亲,不代表所有人都不亲啊,那可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啊!

    这下子又有人偷偷说林出尘还是年纪太小了,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得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他们就不该把下半辈子的希望放在林出尘的厂子里,还是回去种地比较实在。

    但是说虽然是这样说,在厂子真正倒闭之前,他们还是不敢走的。

    ……

    林出尘和叶谦良在陆长枫走的那天就托人给陆长柏送信了,不仅写明了这天的情况,还把陆长枫给他们的那封信一并送了过去。

    那封信属于未拆封的状态,林出尘表情了自己的态度,他不会跟陆长枫合作,就算对方给出了双倍的价钱,他也不屑,这封未开封的信就代表了他的态度。

    陆长柏看到信之后十分感动,尤其是把后母的信打开之后,看到信里的内容之后。

    后母那张嘴很是能说会道,一般不了解她的人,很容易被她的外表和言语欺骗了去,那封信里的内容更是诱惑力十足,如果陆长柏不了解自己的后母,可能也会选择试着跟对方合作。

    毕竟做生意,看中的是利益而非感情,而林家却放弃了利益选择了他,让他怎么能不敢动。

    他立刻给林家写了回信,还送了一车的礼品过去,村里人看到礼品,知道了陆长柏的意思,这才松了口气。

    第104章

    104

    陆长柏让人送了一车礼品的同时, 还不忘让人带一批新的加急单子,一个月后就要过来取。

    林出尘原本看到那一车的礼品还说:“这也太客气了。”

    结果看到单子之后,脸色又阴沉了下来, “原本的单子就要加班加点,他还送新单子过来, 真是不打算管咱们厂子里工人们的死活啊。”

    “要不然招些临时工过来?从隔壁村子招人, 就临时做一个月, 给他们固定的工钱, 单子做完之后就立刻解散,下次需要的时候再招人,这样不会让引起本村人的不满,还能节省成本, 也能完成订单。”叶谦良提议。

    “以前跟爹爹进县城的时候倒是看到过不少人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等零活, 你说的临时工跟那个差不多意思。”林出尘又看了看那比加急的单子, “材料倒是还好说, 之前吞了不少,本以为能用到过年呢, 现在看来怕是要提前用了。”

    “我那个收羊毛的仓库盖得不算小, 收羊毛的同时,也可以多收一些白蜡虫,咱们自己种还是远远供应不上订单的量。”叶谦良想着若是提高山上的白蜡树种植, 还需要提提高人工成本, 自己种还不如收来的方便,一部分自己种一部分收也更加保险点。

    “你这样做不就是要公开蜡烛的原材料么。”林出尘有些担心, “万一别的村也开厂怎么办?”

    “咱们开厂子,厂里的员工早就知道蜡烛的原材料了, 外村人迟早也会知道,就算他们知道了方法,也没关系,我让他们知道,收集白蜡虫卖给咱们比自己做蜡烛去卖更加挣钱省事,就算自己做了蜡烛,也不好找销路,以后咱们也可以收购一些别人做好的蜡烛。”叶谦良从来没有想过配方和制作方法能瞒着一辈子,而且蜡烛本来就有人在做,他们不是独一家,重要的是销售渠道和陆长柏这个合伙人。

    有陆长柏这个合伙人在,他们就不愁生意难做,而且他已经用毛线制品勾住陆长柏,陆长柏想要跟他们买羊毛织品,他家的其他产品也会合作,不然撕破脸了,那么就失去了毛线织品的这个生意了。

    就算以后陆长柏不需要毛线织品了,他还会玻璃,用玻璃做工艺品、碗筷杯碟,他以后还要做香水,用玻璃做香水瓶子,这几样陆长柏肯定非常感兴趣。

    陆家目前虽然只是江城数一数二的有钱商人,可是他们两家相互成就,陆家让他们的工厂赚钱,他们也会让陆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只要他们两家人一直合作下去,就不愁工厂开不下去。

    “把燕哥儿他们都叫来一起开个会,好好整理一下你刚才的想法。”林出尘虽然是蜡烛厂的厂长,可是他们家现在有三个厂了,可蜡烛厂是他和几个哥儿一起从小作坊办起来的,对他们的意义不同,也是燕哥儿的全部,这个厂子要是没了,对燕哥儿的打击最大,他还是得把几个哥儿叫来一起商量才行。

    燕哥儿听了叶谦良说要收白蜡虫和招临时工的提议后第一个举手同意,上次陆长柏来跟他透露了不少东西,如果不如意外,明年他们可以给皇家寺庙供应蜡烛,到时候他们的订单量会提高到现在的四到五倍,单凭他们自家种的那些白蜡树根本不够,不仅要在附近几个村子里收,最好更远的那些村子都往他们这送白蜡虫,多储存原材料,免得供应不上明年的订单量。